• <acronym id="bd8vd"></acronym>

    
    
    <track id="bd8vd"></track>
      重慶真愛婚禮服務有限公司
      網站首頁 | 聯系方式 | 網站地圖
      婚禮策劃
      聯系方式

      聯系人:趙先生
      電話:023-8862525
      郵箱:cngaowang@msn.com
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> 婚俗常識 >> 正文

      新娘坐花轎-明媒正娶

      編輯:重慶真愛婚禮服務有限公司  時間:2012/04/13  字號:
      摘要:新娘坐花轎-明媒正娶
      翹首以待的花轎終于抬到了男家大門口,婚禮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。在這新娘下轎入門的一瞬間,各地不同的風俗,組成了—幅幅絢麗多姿的風俗景象,異趣紛呈。
        火炮接入門,這是廣西永福一帶新娘入門的風俗。三聲鞭炮連天響,男家村里的男女老少喜形于色,一路小跑,把新郎家門口的花轎圍得水泄不通。觀看新娘的人們把新娘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。調皮的小伙子點燃鞭炮使勁往新娘身上扔,新娘被炮聲、硝煙熏震得昏頭轉向,不知該如何回避。多虧機靈的新郎,招呼了一群送親姐妹擠進人圈。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突然出現在放鞭炮的小伙子視線之內,炮聲減弱了,機靈的姐妹迅速把新娘搶出人群,引入新郎家的大門。
        燎轎入門,這是山東魚臺一帶的新娘入門風俗畫?;ㄞI一到,在鞭炮聲中兩位年方及笄的接轎姑娘,一個手端麩子,一個捧著一本書,書中夾著兩根蔥,迎上轎前立于兩旁。此時有一人手拿點燃的稻草火把在轎前烘了一烘,即俗稱“燎轎”。然后把上轎時縫上的轎門撕開,接轎姑娘上前一個把書交給新娘,一個往新娘身上撒著麩子,扶著她下了轎,讓新娘在轎前準備好的柳木椅子上端坐著,由早已恭候在椅子旁的新娘的族兄或表兄抬著進夫家大門。
        跨火入門,這是浙江玉環、溫嶺等地新娘入門的風俗畫?;ㄞI一到男家便把一只火盆放置轎門口,在旺火中撒上一把鹽,鹽在火中噼啪作響之際,伴娘牽著新娘下轎,跨過火盆,進入大門,俗謂這樣可將一切煞氣邪氣全破除。
        跨鞍入門,這是甘肅及北方一些地方新娘入門的風俗畫。此俗以甘肅民間最為活潑有趣?;ㄞI到了男家,兩個由新郎的親兄弟扮演的小丑,一個頭戴破紙帽,耳掛紅辣椒,反穿一件爛皮襖;一個頭戴向日葵或西瓜皮帽,身披花床單,臉上都用紅、黑墨水和白粉畫成大花臉。新娘到了門口,兩個小丑前去迎接新娘,嘻皮笑臉地伸出兩手向新娘討見面禮,沒有見面禮,休想入門,新娘從容地拿出準備好的見面禮一一小巧靈瓏的繡花盒子,(里面可放男子外出所必備之物),俗稱“繡花名章盒子”,遞給小丑一人一個,這時他們才領著新娘入院門。接著在伴娘的陪同下,隨著司儀的唱禮;“新人跨馬鞍,一世保平安!”新娘新郎雙雙跨過早已放置在門口的馬鞍,進入大門。山東有些地方則在新娘下轎后即跨過放在轎門前的馬鞍,才能入門。
        擋煞入門,這是湖南寧鄉以及江西尋烏一帶新娘入門的風俗畫。當地舊俗認為花轎都有煞氣,故當花轎到男家時,不能放在地下,只能擱置于大方桌子上,然后請兩位廚師來“斬草擋煞”。斬草完畢花轎從桌上抬下地,媒人打開轎門鎖,由伴娘扶新娘出轎入門,當地有詩云:
        接親接到槽門口兩個廚于來斬草。
        兇神惡煞急歸天,留下人間春意早。
        而尋烏一帶的擋煞入門又別有一番風情。舊俗男家事先請來一位好命男子,在花轎到后,用劍殺死一只雄雞,把雞血灑在大門坎邊,并念咒語:“日吉食良,天地開張,陳家兒孫,娶媳歸堂。喜!今朝鸞鳳和鳴,見他年麟趾呈祥。噠!天煞歸天去,地煞歸地藏。凡有兇神并惡煞,皆此雄雞來抵當?!蹦钔?,再由伴娘牽著新娘入門。
        鋪柴入門,這是蘇北建湖蔣營一帶新娘入門的風俗。在蔣營水鄉,迎親船一靠岸,新娘從岸邊到夫家,不論多遠也不能腳踩地下走,而只能走一條用蘆柴鋪成的路。若路甚遠,則蘆柴采用傳遞方式一直鋪至新郎家門。蘆柴之“柴”音諧“財”,取意吉祥發財,新娘通過“生財”之道將財帶入夫家。
        “挨打”入門,這是廣西荔浦一帶新娘入門的風俗?;ㄞI到了門口,男家出來兩位福命婦人,撐傘扶新娘,身著婚禮服,手拿尺子,乘新娘入門之機輕打新娘頭部三下,俗稱“顯威”,以暗示新娘婚后尊重丈夫,萬事注意分寸,然后新郎在前面走,新娘須踩著新郎的腳印隨后跟入喜堂,俗稱“踩三步”,意示日后夫唱婦隨。
        吃甜飯入門,這是江、浙一帶新娘入門的風俗。在蘇州,迎親隊回到了家門,花轎停在門口,新娘新郎及全家上下、親戚朋友一同吃甜圓子、蓮心,以示從今起全家團圓,心連心,生活甜甜蜜蜜,然后新娘入門。在浙江青田,俗謂沙糖飯能使女子定形,故花轎到門口,先由伴娘端一小碗紅沙糖拌飯,喂新娘吃一口,方可入門。然后將飯擺在新人床頭,到婚后第二天才可端走倒掉,俗稱“合同飯”。認為吃了“合同飯”夫妻便可和睦相處,白頭偕老,在海鹽一帶則由婆婆親手煮一碗糯米甜飯,在新娘下轎時由婆婆喂給新娘吃,據說吃了甜飯,日后婆媳和睦,生活甜美,當地還流傳一首吃甜飯的婚歌:
        一只郎船搖進浜,青龍岡上來上岸。
        轎子抬到大門口,掌禮師傅來唱禮。
        一碗糖飯菱角尖,唇上粘滿飯米屑。
        兩邊水草亂橫橫,敲鑼打鼓放炮仗。
        準備踏腳紅氈毯,阿婆出來喂糖飯。
        又是甜來又是鮮,伸出舌頭只管舔。
        這吃甜飯入門之俗的形成,在青田一帶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。古時候有一個后生每天上山砍柴奉養老母。有一天,下著很大的雪,后生照樣到山上砍柴,他把帶的午飯掛在樹叉上。吃飯時發現樹叉上的飯竟熱氣騰騰,像剛蒸過一般。從那以后幾天都出現這樣的怪事。有天后生留意察看,發現是一只老虎變成一個漂亮的女子給他熱的飯。后生的老母叫他在老虎變人的時候,迅速上前將一口沙糖飯塞在她嘴上。第二天后生照著母親說的去做,結果虎女再也變不回老虎了,他們情投意合結成了夫婦。于是沙糖飯能使女子定形的風俗就流傳下來,形成為新娘吃甜飯入門的風俗。
        在許多新娘入門的風俗畫中,還有風情異趣的風俗小品。如陜西乾縣一帶,新娘下轎先從地上揀起一雙筷子才可入門,以示新娘一到夫家就是夫家人了,日后勤儉持家,料理家務是她的責任,又暗示她“快快生子”;廣西來賓一帶新娘先從婆婆手中接過新粥瓢入門,以示婆婆把管家的重擔交給新媳婦;上海市郊點燃用彩紙圍著的竹枝,竹枝在火中噼啪作響時新娘才能入門,以示新媳婦入門帶來火旺日子……歡歡喜喜迎新娘,但有些地方卻忌新娘入門踩門檻。湖南湘潭一帶俗謂新媳婦踩著堂屋的門檻就是踩了婆婆的威風,若踩了新房的門檻就是踩了丈夫的威風。因此當地花轎一到家門口,堂屋門口兩旁即站好了交親娘子,從兩邊挾著新娘跨過門坎進門。而有些地方就讓新郎的姐夫或妹夫扮演“調皮姑爺”,當新娘到時,調皮姑爺突然從灶屋里沖出來背上新娘徑直進入新房,以確保新娘不踩門檻。浙江湖州一帶認為堂屋大門的門檻是“公公門檻”,第二道門檻是“婆婆門檻”,新房門檻是“丈夫門檻”。新娘進門踩著哪一道門檻就是踩去了哪個家主的威嚴,而且還要引起日后雙方親家的爭吵。俗規新娘若不慎踩著門檻,被踩的門檻一定要請木匠來換掉,重新做過,并將換下的舊門檻燒掉。此禁忌的形成,相傳很久以前,有一莊稼戶,四個兒子為父親辦喪事欠下了一筆債。有一天四兄弟正在吃飯、債主忽然出現在門口,一只腳踩住門檻開口討債。老大抬頭一看,心里一緊張,打了個嗝兒一口飯噎在喉嚨里半個時辰才咽下去。債主一走老大一病不起。病中老大告訴兄弟:“你們要記住,我是因為債主踩著咱的門檻,噎得喘不上氣來才病的,那門檻就是咱的脖子,往后不論誰當家,都要記住這規矩,千萬不能讓人踩門檻?!闭f完就咽了氣。從那以后人們記住門檻是當家人的脖子,脖子怎么能讓人踩呢?所以舊時許多地方都立下了規矩,新娘子入門忌踩門檻。
      上一條:相親,日本人的婚姻“王道” 下一條:過門檻 新娘請小心
      日本paypay代拍
    1. <acronym id="bd8vd"></acronym>

      
      
      <track id="bd8vd"></track>